《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教学目标:
1、知道叙事曲的一般特征,及三部曲式歌曲的特色。2、使学生初步养成理解、感受、鉴赏音乐的能力。3、体会“妈妈”在旧社会当中受到的不平等的遭遇,珍惜现在的来之不易的生活,忆苦思甜。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
有感情视唱。
教学过程:
1、导入:《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投影出示,并请学生配乐朗诵。)师:有哪位同学能向大家说一说这首古诗的意思是什么吗?又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思想?(学生可以结合诗句的内容说明:农民在万物生长的春季撒下了种子,他们要为庄稼浇水施肥除杂草,每天是脸朝黄土背朝天,风吹日晒,到了金色的秋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了粮食的丰收,但是他们不能享用自己创造的社会财富,他们吃不饱穿不暖,乃至饿死不能生存下去。体现了社会的不平等。)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跟《悯农》有异曲同工的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教学说明:用古诗导入新课,不光体现了新课改的学科综合,而且初步让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础,自然过渡到了歌曲的新授。)2、新授:(1)了解叙事歌曲的特点。(2)第一遍欣赏: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先来听一听,在听的过程中想一想,你认为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叙事歌曲给你的初步感觉是怎样的,它可以分为几个段落,你能否在你认为的段与段之间的地方举手示意一下。(3)第二遍欣赏。
f①第一段:师:这段描写的意境怎样,你能否结合歌词向大家来描述一下。(生:明月当空,晚风徐来,孩子们坐在草堆旁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师:请大家把第一段的歌词自己读一遍,加入自己的感情。(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其他的同学则自己来体会一下,想象出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究竟怎样。)(一生读,其余则闭目想象。)师:你觉得这一段歌曲的情绪怎样?我们马上来听歌曲的第二段,请你来试着比较一下,你觉得两段的感情同不同,而造成这不同点的原因是什么?②第二段:师:在这一段中,你认为主要写了“妈妈”哪些方面?(生:“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写的是妈妈的吃;“妈妈却穿着破烂的单衣裳”写的是妈妈的穿。)师:歌词中说到,“她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皮长袍”,那我们能否设想一下,地主吃的又是什么?穿的又是什么?(生:吃的是大鱼大肉,穿的是狐皮长跑。)师:针对妈妈的吃,我们来创设一个情境:③第三段: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