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时候把猫赶走了。父亲回来后勃然大怒,为此也不准姐姐回家,直到两个星期后才收回成命。“文革”的时候,我们为此给父亲贴了张大字报,批判他爱猫超过了爱我们。
⑶这件事深深地伤害了他。1983年,他为《父母必读》杂志写了篇文章,题目是《一个老人这样回答》,提了当年我们给他写大字报的事,并借题发挥,诠释了他的育儿方。他说:“关爱不等于溺爱。”父母只应该在“适当时机对未成年子女进行适当的启发和适当的引导,主要让子女充分懂得生活的严峻性,敢跟命运抗争,不存在任何侥幸心理”。
⑷他的确是这样做的。我在农村插队的时候,虽然表现不错,但对前途感到迷惑和担忧,希望去过延安又已经解放了的他,能帮助我参军。很快,他给我回了一封长信,在我急切地等待着“行”还是“不行”的结果时,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你必须充分准备两三年内安心在农村工作……”。一句话就把我的心浇凉了。尽管信的后面有许多鼓励的话,还说“一个人的工作会是千变万化的”,“我心里关于你们的问题想得比你在信上写得要多得多,……现在写下的,我相信没有什么好听的甜言蜜语,但不会害你们……”。尽管我很失望,却也只能面对现实,靠自己的努力去打拼自己的前途。
⑸没想到,他说的“一个人的工作会是千变万化的”,竟很快被他言中了。两个月后,我就被选调到内蒙古微波总站工作,后来又当了干部、编辑、记者,回到了北京。我走的每
f实用文档
一步路,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再也没求过他帮忙。哥哥姐姐们也是靠自己的努力,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成绩的。⑹他经常反省自己,在我五十岁那年,一天他很郑重地向我道了一个歉。那是我很小的时候,因不肯好好吃饭,偏要妈妈喂,他发了脾气,揍了我一顿。他为曾有的粗暴向我道歉。我那时还没有记事,所以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道歉那年,他已经八十多岁了,他要鼓起多大的勇气才能把道歉说出口啊!可见这件事在他心中萦绕了几十年,也折磨了他几十年。⑺在父亲走后,记者们的提问让我回想了许多。我感到,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其实是很幸福的。我们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时不时地听到他放的古典音乐,他从未强迫我们按他的意愿办事,不过是拒绝了我们的一些要求,也是为了我们好才这样做的。⑻而他自己也是个很淡泊的人,世间的虚荣,他一点不要。尽管他当过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见过不少世面,也经历过无数次运动,遭遇过不公,但他仍坚持认为,爱比恨更伟大,希望比失望更有力量。他总能看到飞来的燕子。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