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中的主要区别是考虑了在中间支座上内力的持续性,即中间支座双侧的内力是平衡的,而自动计算中支座双侧的内力不必然是平衡的。这种算法在计算时荷载可考虑双向板的作用,包括中间次梁的作用等。关于荷载的双向板作用,程序并非简单地取X向或Y向跨中一米板带的均布荷载进行计算,而是综合考虑楼板的边界条件、X向和Y向在跨中位移相等等条件计算荷载(见公式(1)和图二)。通过这种方式计算的荷载值加倍精准、合理。四、规则板挠度的计算:由于规范上没有明确的板的挠度计算,但实际工作中又有那个需要,因此程序参照梁的挠度公式来计算板的大致挠度。挠度计算分为两部份:(一)当长宽比2时,利用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归并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的刚度B代替《静力计算手册》中的Bc。弯矩值别离是相应于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和准永久组合计算的,准永久荷载值系数程序取。挠度系数按照板的边界条件和板的长宽比查《静力计算手册》中相应表格求得。刚度B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8章第2节相关规定求得。挠度计算时采用的钢筋面积As按实配钢筋面积计算,两个方向计算后比较取大值输出。
2
f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二)当长宽比2时,咱们假设有二个位于跨中且彼此正交的单位宽度的板条,如下图所示。显然,这两个板条的中心挠度应当相等。因此:
p0p1p2lx2ly2
(1)
图二楼板挠度及荷载计算图
按照总的荷载p0和板的边界条件,咱们能够肯定分派在两个方向上的板条荷载和跨中挠度。
应注意,这种方式有必然的局限性,忽略了在板条的边缘上存在有横向剪力。因此板的挠度计算较为保守,希望用户在使历时注意到这一点。五、塑性计算:
在双向板的计算方式顶用户可选择弹性算法或塑性算法,当用户选择塑性算法时,对于不规则板此选项不起作用,即便对于规则板,也仅限于长宽比2的情形,对于长宽比>2的情形,程序仍按弹性方式计算。六、最小配筋:
当板的内力较小需要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按照规范相应条文(第条注3)的规定取板全厚计算,而非有效厚度h0。即Asmi
mi
bh,其中h为板厚。mi
max0245ftfy,与砼和钢筋有关,而非一个定值。七、钢筋放大调整系数:
3
f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钢筋放大调整系数默许值为,是对计算配筋量直接放大。当计算配筋小于最小配筋时,该放大系数是对最小配筋的放大,即相当于对最小配筋率的放大。
以上内容由于常常被设计人员所忽略,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