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目的:
1.通过案例分析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成的成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2.通过案例分析酸雨形成的原因、污染过程和危害,及其防治措施。3.理解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普遍意义。4.分析大气污染现象发生的时空尺度差异。学习重点:1.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成的成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2.酸雨形成的原因、污染过程和危害,及其防治措施。学习难点:可吸入颗粒物的概念、酸雨的危害及防治。学习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等学习过程:漫画导入:图中有哪些污染?一、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1.大气污染定义:思考:造成大气污染的自然原因有哪些?案6例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通过案例分析
1.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是大气污染中那种类型的事件?2.事件的污染源、事件的污染物、事件造成的危害2.大气污染物(1)可吸入颗粒物①“总悬浮颗粒物”定义:②可吸入颗粒物定义:为什么?原因:阅读什么是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l通过材料了解如下问题:
1.空气污染指数的概念:2.目前北京空气质量日报公布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3.空气质量级是如何划分的?③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讨论:为什么北方的沙尘暴天气比较多?(复习西北土地荒漠化的成因)2酸雨①概念:思考:酸雨说不上单指“雨”?②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③对环境造成的危害:A.水生生态:
fB.土壤生态:C.植物生长:D.建筑物:④我国的酸雨:思考:1、我国能源消费以那种能源为主?2、会造成什么污染?2、我国的酸雨分布有那些特点?思考:为什么我国南方的酸雨比北方的严重①气候:②地形:③土壤:④南方煤炭含硫量高,排放的酸性气体多阅读欧洲、北美的酸雨问题看图:世界酸雨的分布图,思考:世界酸雨主要分布中哪些地区?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是当今世界公认的三大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们的产生与大气污染有关。二、大气污染防治
1.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2.大气污染的防治:案⑦例北京的空气污染和蓝天工程
思考1.造成北京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
2.这些污染物质的来源是什么3.调整能源结构对北京防治大气污染有什么意义案⑧例贵阳大力治理酸雨
1.贵阳酸雨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2.整治措施:3.现状:思考:贵阳市在治理酸雨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能够奏效的原因是什么总结:教材选取我国一北北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