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神层面的调和剂,对于人观念的塑造、修养的提高起到较大作用。例如,各地兴起的“为父母洗一次脚”等行动,就是孝文化在这一方面的体现。
(二)为解决老龄化问题提供文化参考。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据资料显示,我国自1999年起,便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快于多数发达国家。面对这一问题,应该更加重视孝文化的作用。以“孝”为出发点,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孝文化教育,使社会成员理解孝的内涵以及“尽孝”的必要性。争取在社会内部形成“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孝德、孝道和孝行的长期持续的推广和弘扬,使中华民族成为和谐、和睦的文明之邦的代表。
(三)让“空巢老人”感受家的温馨。
由于老龄化状况的加剧,“空巢老人”问题随之凸显。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需要引起极大重视。这就要求子女能够在能力所及范围内为父母尽孝,给予父母关心与呵护;全社会范围内也要倡导“为空巢老人送去亲人般的温暖”等行动。切实保证空巢老人能够顺利渡过空巢期,缓解心理压抑状况。
孝的内涵丰富、历史悠久,深刻把握和理解孝文化,使其为解决现代问题提供道德标准和理论支撑。孝的现实意义表现在很多方面,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发现和深入探索,社会的道德建设、孝文化发展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注释:
周阳,刘博识《论“孝”文化的历史价值及其对促进当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J《学理论》2012年11月
肖波《中国孝文化概论》M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第218页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09749htm
王敏《孝道传统与当代构建和谐社会探析》D西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3月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715161htm参考文献:1张树骅,宋焕新主编《儒学与实学及其现代价值》M齐鲁书社2007年9月2周桂钿《中国儒学讲稿》M中华书局2008年1月3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