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中共田阳县委组织部2007年11月27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构建“一校五中心”新体系充
分发挥县乡党校培训主阵地作用。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以来,我县严格按
照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富裕文明和谐田阳为目标,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积极探索,通过建立“一校五中心”,依托三级平台,采取“六个结合”进行培训,形成了党校培训新格局,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和智力保证。
一、构建“一校五中心”,形成党校培训新体系在改革工作中,我县针对部门培训不规范,资源利用不合理,县乡党校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构建了“一校五中心”,即在县委党校下设干部培训管理中心、就业培训管理中心、农民党员骨干培训管理中心、信息管理中心、基地管理中心。建立“一校五中心”后,全县的党员培训实现了“五集中”:一是计划集中安排。二是内容集中确定。三是对象集中管理。四是培训
1
f集中组织。五是经费集中使用。二、依托三级培训平台实现党校改革“三个拓展”在改革中,我县依托县委党校、乡镇党校和农家课堂三个
平台,进一步深化培训管理职能,实现了三个拓展。一是拓展培训内容,提高办学水平。县委党校从以学历教
育和理论培训为主,拓展到党的知识、岗位业务、实用技术等,并按照不同的培训对象,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
二是拓展培训对象,促进人才培养。县乡党校培训的对象从科级党员干部、村支书和主任,拓展到了党员中心户、党员骨干、入党积极分子、农家课堂教员、产业协会骨干等;农家课堂培训的对象也拓展到党员致富带头人、农村科技示范户、经营致富能手等。
三是拓展培训载体,扩大培训范围。“一校五中心”把党员干部的培训平台由原来仅靠县委党校、乡镇党校,拓展延伸到村一级的170个“农家课堂”培训点,为开展大规模培训农村党员提供了良好条件。
三、采取“六个结合”,促进党校教学体制的转变一是采取“点菜式”与组织调训相结合。“一校五中心”在制定培训计划前,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党员群众调查,按照“群众点菜”与组织调训相结合确定每一期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如“农家课堂”,把培训内容、培训老师等信息制作成300多份海报,张贴到村屯,让党员自主选择参加培训。对重点培训对象,则由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