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可吸烟、饮水、就餐。7、下班前将工作服等生产现场所使用的各类劳保用品进行更换后离开工作岗位,预防将污染源带离工作岗位后传播给其它人员。8、离开岗位后,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对身体及衣服上粘附的污染物进行彻底清理,并及时清洗身体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的各个部位,避免污染物进入体内。9、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下班洗澡等措施有效预防职业病。化验室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毒物)第一条编制依据为保障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健康的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操作规程。第二条名词解释我公司化验室对原料、产品化验时,取样桶清洗、水质化验等过程产生有毒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成分以氯、氯丙烯、丙烯为主,这些有毒气体对化验室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都有危害。第三条适用范围1、在生产中凡涉及化验室操作的岗位职工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2、本规程适用于化验岗位。
f第四条岗位职业健康防范措施1、员工上岗前要到专业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进行岗前体检,确认没有岗位职业禁忌症者方能上岗工作。2、在岗员工要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向员工告知体检结果。如果查出员工不适合在本岗位工作,必须及时调换相应的岗位。3、所有上岗人员进入化验室必须穿戴劳保防护用品,使用原油、溶剂油或其他毒性化学物质操作时,要佩戴耐酸碱橡胶手套、防毒面具等相应的防护器具。4、化验室操作人员的手、脸、皮肤有破裂时,不应进行有毒物质的操作。5、操作人员工作前必须打开通风设施,保持化验室内通风,正确运用通风橱,通风橱风量及风速严格控制在安全规程要求范围内执行。6、操作人员要注意劳逸结合,工作2小时到安全区域休息1520分钟。7、使用或接触高毒物的化验室要悬挂高毒物的告知卡,告诉员工高毒物的危害、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置的方法。8、每季度组织一次职业健康方面的培训教育,使职工了解日常接触的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危害和防护措施等。9、工作完毕后,班组长将一天工作的职业健康情况填入交接本上。第五条岗位职业健康应急措施1、发现人员中毒时,应立即向单位值班干部报告和当地120医务急救中心报警,报警和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地点、受伤原因、受伤位置、出血情况、伤者有无意识等。2、施救者应做好个体防护,佩带合适的防护用具,及时关停运行的设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