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斗拱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是屋顶和屋身上的过渡。也正因为这样才能使沉重的屋面更长地伸出屋檐。当建筑受到地震影响时不管屋顶向何方推移斗拱都能承受从而避免建筑物倒塌。历史上北京曾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地震故宫太和殿的屋顶达两千多吨重因为斗拱的作用却没受到损坏。四川平武报恩寺殿堂上的屋顶在平武大地震时因为斗拱的功能而安然无恙。可见作为传力构件的斗拱具有抗震功能。我国谚语“墙倒屋不塌”就生动地说明这种木构架的特点。2造型优美装饰性强造型优美装饰性强古代匠师们对斗拱的造型除满足承力和传力的实用功能外还从审美角度将斗拱制作成了美化建筑物的装饰品。斗拱造型从整体看重重叠叠结构有条有理符合规律。其构造精巧如盆景似兰花象民间量米的斗子本身就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从出土的战国至汉代文物上的斗拱造型来看坐斗上有一左右弯曲起翘的拱拱的两端有一小斗。两端弯曲向上端
f头上放小斗让小斗至诚额枋这种处理既达到了增强额枋的受力作用又使斗拱的整体造型富有变化起到了装饰美化效果。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牌楼的万象斗拱也非常具有装饰性。牌楼为南方风格斗拱有云头、凤头、野猪、犀牛蝙蝠等最多的是白色的大象。一般古建的斗拱正面象一只只大牛头在支撑着檐檩侧面像一排排伸着鼻子的老牛在屋檐下低头负重。而如意斗拱则把牛鼻子改成了一个个云头如意勾使用“如意斗拱”更突出了牌楼的装饰性。斗拱向外出挑可使建筑物出檐更长美化整个建筑。房屋越高大房檐探出就越长下面的支点都落在额枋上正是采用了斗拱这一功能使得撑托屋顶的面积大而下面的落点要小。唐代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的斗拱结构是我国木质斗拱之典型代表其斗拱雄大与出檐长风格简洁雄伟表现了在结构和艺术上的高度统一。三、斗拱形制发展概况我国木结构建筑体系有着强烈的个性斗拱就是其一。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说到“中国古代建筑有两个明显特征斗拱屋顶。它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建筑语言符号”是我国建筑民族风格的重要表现之一。它的演变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志也是鉴别中国古
f代木构架建筑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1起源斗拱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