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总说明
水泥是建筑工业三大基本材料之一使用广、用量大素有“建筑工业的粮食”之称。自水泥投入工业生产以来水泥窑的发展经历了立窑、干法中空窑、湿法窑、悬浮预热器窑、预分解窑五个阶段。世界上用回转窑煅烧水泥是在1884年我国于1996年建成第一台回转窑。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上出现了窑外分解新技术使入窑生料碳酸盐的分解率从悬浮预热器窑的30左右提高到90左右减轻窑内煅烧带的热负荷缩小了窑的规格减少了单位建设投资窑衬寿命延长减少了大气污染。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以预分解烧成技术为主进一步优化系统内各项装备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热耗和电耗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同时扩大原燃料的适用范围和减少粉尘及有害气体的排放保持可持续发展。
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已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接近但整体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目前我国水泥熟料生产线的平均规模较小水泥熟料生产工艺多样各种生产工艺与技术装备水平之间差异较大。另一方面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的生产工艺中技术与装备水平参差不齐既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线也有一批规模较小的熟料生产线。这些规模较小的生产线的技术装备水平仍然不高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也比较落后。因此从突破性转变到实现根本性转变还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根据国家制定的“十一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今后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方针是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效益和注重环保。新增大中型新型干法窑生产能力5000万吨逐步淘汰年生产能力在44万吨及以下的立窑水泥厂原则上不再建立窑生产线鼓励支持有实力的大水泥企业通过股份制及吸收外资等形式组建和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积极消化吸收引进的水泥技术装各。大力支持发展2000td以上的特别是4000td及以上新型干法生产线。而5000td熟料预分解生产线在我国各设计院技术已达成熟很适合我国水泥工业发展现状。
目前5000td熟料生产线已成为我国具普遍意义的设计课题之一。设计要求依据建厂资料设定目标水泥产品经过配料计算、物料平衡计算、主机设备选型和平衡计算、主要车间工艺设计、全厂工艺平面布置及绘图等环节重点进行窑尾烧成车间的工艺设计。
本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在给定建厂条件下按照生产要求选用合理的生产工艺通过合理的设备选型及较优的配方配合采用先进合理的水泥工艺外加剂技术以期生产出质量优良的水泥产品。同时量力采用先进的设计、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采用清洁的能源和原燃料节省能源提高资源的利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