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产品结构逐步完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成为我国外贸主打产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了两个重要转变。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我国完成了出口商品结构的第一个转变,即由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向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出口商品中80
f以上是初级产品。1978年,初级产品出口占我国出口的535,工业制成品出口占465。1990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比重转变为256和744,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大幅提高。2008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进一步转变为54和946,工业制成品成为中国出口贸易的主打产品。
图1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及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现了从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向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技术密集产品为主的转变。197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65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8;1990年机电产品出口111亿美元,占179。1995年以来,机电产品出口连续保持我国第一大出口商品地位。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822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76。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科技兴贸”战略,自此之后高科技产品出口贸易快速发展,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大幅提高。2008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15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98年11提高到291。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明显,2007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已位居世界第二。1979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年均增长268,比同期全部货物贸易出口年均增速高87个百分点。出口市场结构也逐步走向多元化,目前机电产品出口已覆盖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出口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我国进口商品的结构也在悄然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也逐渐成为我国进口的主要商品。2008年机电产品进口由1980年的565亿美元增加到5387亿美元,占全国进口总额的比重由282提高到475;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由1998年的292亿美元增加到3419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比重由208提高到302。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的快速增长,不仅弥补了国内经济建设资源和技术的不足,也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创造了条件。
服务贸易从无到有,多种方式、内容丰富、覆盖较广的服务贸易格局已初步形成改革开放前,我国除了对外援建项目和少数外国友人来华旅游外,基本上没有对外服务。改革开放以来,基本形成了以旅游、运输服务为基础,以通讯、保险、金融、计算机信息服务、咨询和广告等新兴服务贸易为增长点的服务贸易全
f面发展格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