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所学知识回答,“评价”主要回答其积极作用;第3问依据材料概括,由“设县三、府一、巡道一”得出措施,由“关四省要害”得出原因。【答案】1结束分裂局面,建立统一国家。2设置羁縻府州。这是一种开明的民族团结政策,促成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3措施:决定在台湾设立机构,使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原因:台湾地理位置重要,关系到清朝东南沿海的安全与稳定。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道治理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材料二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1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治国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主张没有被当时统治者采纳的主要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亚里士多德建立有序社会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他提出这些主张的政治背景。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怎样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解析本题考查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归纳“治国主张”,不能根据所学回答;结合当时诸侯争霸的局势可知,这种思想不适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第2问,把握材料二中的“正义”“法律”等即可,“背景”则可结合苏格拉底之死,把握雅典民主制的弊端和城邦制的衰败。第3问,结合二位思想家的主张得出对当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启示的观点。【答案】1取信于民;爱护百姓;节俭财物;无夺农时;实行德治。不适用于当时
f的诸侯争霸形势。2制定法律;实施法治;追求正义公平。城邦制衰落;民主政治的弊端。3法治与德治并举。5.阅读下列材料:有一个惊人的现象,开天辟地的人类智能大师们,都诞生在2500年前:孔子、释迦牟
尼和亚里士多德。于是,我们看到,希腊哲人在海边思考人和自然的关系,印度哲人在恒河边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中国哲人在黄河边思考人与人的关系。因此,西方自然科学特别发达,印度神学特别发达,中国人际关系特别发达。这在当时没有什么不好,相反,清新、健康、务实是孔子思想的特点。孔子不太想自然的东西,更不愿谈鬼神。他认为先把人的事搞清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