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种植”活动中成长
种植是指栽种植物或庄稼。种植园地是幼儿园开展种植的地方。广义上的种植园地是指经过种植的地方,也就是有植物的地方。它可以指幼儿园各班的自然角,幼儿园走廊、室内的盆栽植物。狭义上的种植园地是指幼儿园专门种植的地方。专指幼儿园的“农艺园”,幼儿园种植蔬菜、瓜果和庄稼的地方,这里有老师和孩子们播撒种子的情景,有教师和孩子们发现植物变化的惊喜,有老师和孩子们给植物浇水时流下的汗水,有老师和孩子们喜获丰收的欢歌笑语…
一、种植丰富了教师种植经验和知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幼儿教育的内涵逐渐趋丰富与多元化,幼儿园种植园地已成为幼儿园开展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在上级领导关心支持下,幼儿园新园舍有2060平方米种植树木、花卉、草坪的绿化面积,有400平方米的“农艺园”种植园地,各班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角,幼儿园有绿色种植的物质条件。
在幼儿园许多教师虽身在农村长在农村,可轮到自己去种植,感到很茫然。不知种植什么植物,不知如何去种,不知如何管理,不知如何去收获。在种植活动中教师明白了选择种植植物应与季节相符,适合植物的生长环境,如土壤、温度等,这样种植的植物,才会有好的收成。如:春季幼儿园的农艺园可种植黄瓜、西瓜、香瓜、菜瓜、冬瓜瓜类植物,还可种植毛豆、豇豆、红豆、绿豆、瓠子、菊花菜等植物,夏天幼儿园的农艺园可种植丝瓜、扁豆、南瓜、辣椒等植物,秋天幼儿园的农艺园可种植茼蒿、菠菜、小青菜、包菜、地菜、生菜、莴苣等蔬菜,还可种植麦子、油菜、高粱等庄稼。冬天的农艺园可种植耐寒的植物如蚕豆、播撒青菜籽、菠菜籽、茼蒿籽,这样农艺园才会有好的收成,才能为幼儿提供观察、发现、管理的机会。
二、种植改变了教师幼儿园课程观念。
幼儿园课程是对孩子实施教育的途径。以前教师认为幼儿园课程是指幼儿园教师每天组织开展两节集体教学活动。教师所开展的集体教学活动来自于教科书上的教案,认为每天开展的集体教学活动才是课程,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照搬照套,采用填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孩子获得的知识经验多,孩子多种能力发展得慢。
通过幼儿园开展种植探究,对什么是课程认识有了很大的改变。认为孩子一日生活都是课程。它包括孩子集体教学活动、晨间锻炼、早操律动、区域活动、户外锻炼以及孩子洗手、上厕所、午睡、吃饭、散步等活动。同时幼儿园的环境也是孩子的潜在课程,幼儿园种植的植物是幼儿园环境的应有元素,也是幼儿园潜在的课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