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宗教信仰心理的需要层次理论阐释
作者:张明凡指导老师:朱进富副教授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本文在对宗教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进行辨析和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基本的把握的基础上,以需要层次理论作为工具,对宗教信仰心理从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在宗教心理学的范畴内,将宗教信仰的心理问题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用需要层次理论来阐释宗教信仰心理,这是一个崭新的理论角度,它不仅可以使我们对宗教心理的研究更加详尽和明确,而且具有独到的、创造性的理论价值和意义。关键词:关键词:需要层次理论宗教心理阐释
宗教信仰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在近代之前,学者大多是从神学、哲学入手对宗教信仰进行研究。近代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对宗教的研究的角度不但可以从文本、经典、哲学思维入手,也可以从人类的现实生活处境以及人类自身的心灵、心理状态去了解。由此,对于宗教的研究也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全面化。在这方面,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可是遗憾的是,迄今人们并未予以充分关注。本文尝试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宗教信仰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宗教信仰心理作出一种有价值的创造性的阐释,从而弥补以往研究之不足。本文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对宗教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进行辨析;其次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基本的把握;然后在此基础上,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宗教信仰心理作出阐释。
1
f一、宗教心理学的相关概念辨析
宗教心理学,从通俗的意义来讲,是研究宗教信仰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应用社会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宗教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个边缘学科。宗教心理学涉及到很多概念,比如宗教的认同和宗教的皈依概念,还有作为宗教心理学研究主体的宗教徒和非宗教徒概念等等,在下文中我会着重进行阐述。1、宗教的定义一提起宗教,往往使人联想到上帝、大佛、神仙、真主,那些香烟缭绕的庙宇、庄严神秘的教堂,还有那些日日虔诚朝拜的信徒。那么宗教究竟是什么?如何给宗教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恐怕是绝非易事。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定义最纷杂、最令人莫衷一是的莫过于“宗教”一词。宗教”“一词的现代涵义源自拉丁文的“religio”,其意为“义务、约束”,特指“人与神明之间的约定”①但这也只是宗教的字面含义。,许多学者都曾经试图从不同角度对宗教进行定义,无论从定义的外延还是从定义的内涵来对定义分类,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复杂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