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生不正常现象时,使各方能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三、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在沉降观测的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下列规范执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四、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41、基准点的布设基准点是沉降观测起始数据的基本控制点,为保证观测值的高可靠
第1页共5页
1
f性,在施工区附近(变形区外)共埋设沉降观测使用的2个水准基点编号分别为GX1GX2。详见附录2基准点及观测点示意图。其高程系统为独立高程,其中GX1高程值为甲方提供的绝对高程,GX1高程值是以GX2为基准,用高精度水准仪引测计算而来。
4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沉降观测点根据设计院的图纸要求布设于地上首层位置,共布设8个观测点,其编号为1、2、3、4、5、6、7、8、详见附录2基准点及观测点示意图。
五、沉降观测
51、仪器与观测
仪器采用日本拓普康ATG2型自动安平水准仪和测微仪其精度为: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误差±040mmKm,同时配合水准测量专用的精密铟钢尺施测。现场采用闭合水准路线,等精度观测,最大限度减少误差。
52、观测级别及精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第304条及表304规定,当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时,对应的变形测量级别为二级,观测精度指标即测站高差中误差为±050mm,并以其二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
第2页共5页
2
f53、水准线路的观测限差
1环闭合差≤10
mm
为测站数;2测站前后视距差≤10m;3各测站视线长度≤30m。
54、观测时间
根据现场地上首层剪力墙和框架的拆模情况,于2010年5月7日对商洛高速公路综合基地宿办楼进行了初始值观测工作,施工中建筑物每增加1层观测一次,于2011年12月29日进行了最后一次观测,其中建筑物在主体施工期间进行了10次观测工作,封顶后进行了7次观测工作,共计进行了17次观测,共历时601天。
六、沉降数据统计分析
61、沉降量及倾斜度分析
截止2011年12月29日最后一次观测成果显示:沉降量最小的观测点为6,累计沉降量为1411mm,沉降量最大的观测点为1,累计沉降量为1728mm,平均沉降量为1594mm;速率最小的观测点为6,速率为0023mmd;速率最大的观测点为1,速率量为0029mmd,平均速率量为0027mmd。目前百日沉降观测结果2011年9月19日至2011年12月29日:日平均沉降量为0004md。
第3页共5页
3
f相邻两点沉降差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