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观点不无一定道理,但对于占1左右的学生来说,是有失偏颇的。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选择容易被大家接受的路径作为突破口。4、创新创业教育条件的许可程度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需要一定的条件支撑的,如领导重视和支持程度、创新创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情况、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创新创业基金和创业孵化园设置状况、创新创业信息化建设状况,及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情况等。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开展工作,克服“等、靠、要”的思想,采取科学的教育路径,通过教育成果来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二、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选择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路径,是由创新创业普识教育专修教育创业项目孵化新创企业社会移植四个节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系统,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保障机制等,组成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线路。1、创新创业普识教育普识教育是在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学生,在本科的第二或第三学期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以20学时为宜,主要讲授创新创业意识、创业环境与
f创业者素质、创业流程和创业风险及应对等内容。目的是指导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对自己的创业能力进行评估和澄清,增强创业兴趣,为下一步专修教育提供条件。2、专修教育专修教育是对于具备创业潜质,具有创业兴趣,拥有一定创业条件的学生,进行48学时的创新创业专修教育。专修教育通过面试和创业能力测评的方式选择学生,以实训课为主要教学形式,主要讲授创业能力拓展、创业准备、创业流程、新创企业管理和创业风险应对等五个模块的内容。授课过程应与学生组建创业团队、选择创业项目、创业体验和进入创业过程结合在一起。目的是指导学生具备创业知识,拥有创业能力,积累创业经验,为将来的创业奠定基础。对于部分学生(创业团队)的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创业项目,移植到创业孵化园中进行培育。3、项目孵化项目孵化是在孵化园中,学生(创业团队)的创业项目由萌芽、成活到新创企业的培育过程。项目孵化需要:建设孵化场地和配置相关设施;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制定基金管理办法;组建创业导师团队,采用责任制的方式,帮助学生创业项目顺利孵化;组建孵化项目管理团队,对学生的创业项目移植到孵化园进行审批,对学生使用的创业基
f金进行审批和管理;建立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通过上述工作,充分发挥孵化园的孵化功能,使学生的创业项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