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形成》说课稿
武汉市七里中学罗璇一、教材分析1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第一课题是关于溶液的一些初步知识,是学习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基础。这一课题包括溶液的形成,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等。在前面的八个单元中学习过的很多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学生接触到的很多试剂就是溶液,在后面酸、碱、盐的的教学中绝大多数反应又将涉及到溶液,因此在此之前帮助学生在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集中和系统地学习有关溶液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2本课题内容分析
本课题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通过学生的活动与探究,使学生在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粒子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进而认识溶质、溶剂及其辩证关系。最后通过实验简单介绍如花现象,以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第二部分介绍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通过学生思考,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绘制简图,通过实验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本课题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使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溶液的形成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理解乳化现象有一定难度,故在教学中可用动画模拟展示,并注意与生活经验相联系,使学生体会化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3教学目标分析
①知识与技能:1、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了解溶液的一般用途。2、探究溶解的影响因素。3、了解一些常见的乳浊液和乳化现象;4、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②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学习对比实验的方法;在探究实验中学习为提高效率合理分工;练习在实验目的的指导下分析实验现象。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兴趣,培养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培养从平凡的事物中
f发现问题并求甚解的良好学习品质。感受生活中的化学,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小组讨论与探究实验中体会交流与合作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溶液的概念及溶液、溶质、溶剂三者间的关系;溶解性影响因素的探究。难点:从微观角度解释溶液的形成过程溶液概念的建立;溶解与乳化的区别。二、教法分析1、讲授法
对于溶液的形成,本课题的第一个实验很简单,学生也有这方面的生活经历。因此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实验现象的微观解释和溶液溶质溶剂概念的建立上。糖溶于水的过程是糖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