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闸北区初三语文一模卷
(2013年1月)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1了却君王天下事,2试问卷帘人,3夕阳西下,456山水之乐,。。。,人约黄昏后。,则忧其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如梦令》《天净沙秋思》《生查子元夕》《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78题(4分)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7钱塘湖即,因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此湖还有个别称。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交代春行地点,描绘了从孤山寺远望所见的早春精致。B.颔联“争”“啄”二字以禽鸟之乐表现春天的生机勃勃。C.颔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及诗人的感受,给人以清新之感。D.尾联“不足”二字最为直接地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桃花源记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2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9上文的作者是(朝代)的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人名)。(节选)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
f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甚异之”是渔人最终能发现桃花源的原因之一。B“豁然开朗”高度概括了桃花源外的自然环境的特点。C.“鸡犬相闻”“往来种作”表现人们的生活是宁静充实的。D.最后一句以老人、孩子为代表表现桃花源人的幸福安乐。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如得灌园以就食(.
)
(2)孝基使灌园(.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