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开发校本课程
打造学校特色
中心小学特色工作汇报
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并列的一种课程类型,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补充,它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中与学校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级课程。是根据学校环境和发展特色的实际,由学校自主开发的,使课程校本化,能够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和学校特色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对学校的长远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实施显得尤其重要。学校特色就是一所学校的整体办学思路或在某项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积极的与众不同的、优秀的、突出的和领先的方面。换句话说,它是一所学校积极进取的个性表现。办学特色的概念既有其绝对的一面,也有其相对的一面。学校特色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共同点:首先,两者的目标一致。其次,两者都体现一种个性化教育。再次,两者都具有多元培育特色。学校特色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立足点,校本课程开发为学校特色建设奠定了深厚基础,学校特色建设推动了校本课程开发,两者可以互相作用,互相推动。因此,我们想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特色建设的实践,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找出并逐渐合理科学地定位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两者能够互相作用,互相推动,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为学校今后的校本课程开发和特色建设更上新台阶找到科学的依据。千百年来,一代代中华民族的子孙生生不息,他们将朴素的思想、情感、习俗和技艺隐沉于包括剪纸在内的古老文明之中。中国的民间剪纸以其丰富的形象语言反映了中国深邃的传统思想、古老文化,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一张薄纸、一把剪刀,可以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审美能力,可以陶冶心灵,美化生活。因此,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他认为剪纸可以使孩子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还可以使他们练出一双灵巧的手,而手巧往往意味着心灵,这是因为手部肌肉群的训练有利于大脑的开发。2003年,剪纸被列为全国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
1
f程”的抢救和保护项目,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关键在于传承,而学校应是传承民间文化遗产的主阵地。开展剪纸课程,从小培养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和兴趣,不但可以拯救濒临失传的艺术,更能为艺术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机会。鉴于以上的原因和学校具备的条件,我们选择了手工剪纸,以它为切入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