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地位及作用?p149151基本思路:在战略防御阶段,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在战略相持阶段,日本停止了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解放区战场即成为抗战的主战场。国民党在重申坚持抗战的同时,其对内对外政策也发生了变化;在抗战反攻阶段,国民党广大爱国官兵仍在继续抗战。但总的来说,由于国民党军队战斗力的下降,及蒋介石消极抗战的方针,在军事上国民党出现了又一次大溃退,并勾结美国主义抢夺抗战果实。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p1511631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2敌后战争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3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4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5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6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4、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p164165
基本思路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上开辟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东方主战场。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人民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从这时算起,中国抗战14年;从1937年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中国人民抗战8年。从抗战爆发到1939年9月欧洲大战爆发前,中国人民孤军奋战多年,单独抗击了百万日军的疯狂进攻。中国战场持久抗战,牵制和削弱了日本力量,使之不敢贸然北进,从而使苏联得以集中兵力对付德国法西斯,避免了东西两面作战;同时也推迟了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间,并使之在发动和进行战争时由于兵力不足而不能全力南进,从而减轻了美、英军队受到的压力,为同盟国军队实施战略反攻和取得最后胜利创造了十分主要的条件。
4
f中国抗战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东方主战场。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战场年平均牵制日本陆军的74%以上,最高年份达90%。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287万人中,有150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中国抗日战场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的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为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第七章、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有何新变化?它对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有何影响?pp169170基本思路:(1)国际格局的新变化:一是帝国主义受到削弱,人民民主力量明显增长。二是打破了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形成了美苏两极的国际格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