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绩效审计在政府投资项目中的重要性【摘要】随着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财力正逐步撤出竞争性投资领域,转向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的建设投资。基于这些项目将会对国民经济、区域环境、群众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实施政府投资效益审计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成为投资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我国经济运行态势,仅就调整投资绩效审计工作思路、完善投资绩效审计法律体系、建立审计技术操作平台等问题作些探讨研究,以求推进投资绩效审计向纵深方向发展。【关键词】审计;目标;投资;绩效一、引言投资绩效审计是政府审计部门以其客观、公正、超脱于经济活动之外的立场,对政府投资的立项决策、资金利用率、使用效果、区域环境形成和影响,可能产生的经济利益以及经济责任等进行监督、评价,其目的是向纳税人提供政府投资运用效果的有关信息,使政府及时修正投资运行过程中的偏差,调整决策方向,促进被审计单位健全和完善内控制度,最大限度地节约政府资金,提高经济、社会、环境、政策效应。近几年来,政府投资绩效审计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已蓬勃兴起,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客观要求各级审计部门应把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纳入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并成为我国投资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因此,如何有效监督投资过程中的合法性,评价政府投资决策行为的正确性与投
f资结果的效益性,是摆在各级审计部门面前一项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我国经济运行态势,尝试就调整投资绩效审计工作思路、完善投资绩效审计的法律体系、建立审计技术操作平台等问题作些探讨,以求推进投资绩效审计向纵深方向发展。
通过建设项目投资绩效审计,可以揭示在投资领域存在的带有倾向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改善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
目前,在实际审计中,往往把造价审核作为投资审计的重点,认为工程造价核减了多少万元,为财政节约了多少资金,就认为达到了投资绩效审计的要求。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投资绩效审计,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审计监督过程,应该从项目立项、设计、采购、招标、施工、监理等到工程决算,再到工程完工项目绩效调查全过程监督。因此,我们在进行工程造价审计的同时,还应把审计的关口前移,加大对项目的跟踪审计,将审计参与到整个项目建设过程当中,我们认为,在工程造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