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隶属关系、无主管部门,有的今年注册明年搬迁乃至注销,不仅员工流动性强,自身生命力也不强,在这样的企业中开展党组织建设工作更加困难。
(二)两新党组织作用发挥的期望值与实际情况有差距,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面临挑战。在一道“党组织在‘两新’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的开放性问题中,大家都对两新党组织提出了“积极带头作用”、“推动企业发展”、“业务上党员要有硬本领”、“树立起凝聚和促进的威信”、“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等期盼。而实际的情况是,由于种种原因,一部分党组织的作用还不能有效发挥。一是党员作用发挥面临新的挑战。由于生产方式、分配方式、管理方式转变,党员在岗位上的先进性发挥空间越来越小,导致职工对党员形象认同的逐步淡化。同时,
10
f当前私营企业中的党员普遍比较年轻,喜欢接受新东西、新思想,但对党的宗旨观念和先进性认识概念比较模糊,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同时,党员作为“打工族”出现在非公有制企业中,身份职业经常变动,党员所在的企业也是起起落落、兴兴亡亡,因而接转组织关系怕“麻烦”,参加不参加组织活动“无所谓”,“流出地管不了,流入地管不着”的党员占有一定的比例。二是党员教育管理缺乏新意。非公有制企业由于经济性质的原因和企业规模小、党员人数少等因素,党组织的活动只能是学学文件、读读报,再加上党务工作者大都是兼职,生产经营繁忙,组织活动往往不能正常开展。在这里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党建工作与企业的发展联系不紧密,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引导、凝聚、带头”等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和体现。调查中不少党员反映:组织生活形式比较单调,缺乏吸引力。三是党组织凝聚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少部分企业党的力量不强,表现出缺乏活力的状态。有的是因为刚刚成立,还没有取得大家的组织认同;有的则是因为企业主不支持,导致活动不能正常开展,还有的则因为属于外力作用下建立,加上支部书记能力和责任心因素,未能较好的关心党员和员工,造成党组织关系松散,在党员中没有向心力,在企业中成为摆设。
(三)党务工作者素质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两新党组织建设工作。从我们调研情况看,当前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履行职责不到位。少数非公
11
f有制企业党务干部不能正确看待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发挥党组织作用的辩证关系,存在着“重经济、轻党建”的思想。一些外企支部书记因为种种顾虑,忽视了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宣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