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广西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重点城市大气复合型污染物机理研究监测站建设初步方案
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尾气污染也愈加严重,城市群开始出现总悬浮颗粒、二氧化硫与机动车尾气污染并存的特殊的复合型污染。大气复合污染物又称灰霾,就是浮于空中的众多有害于人体的物质,主要包括:常规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进行监测外,还有可入肺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等。可入肺颗粒物PM25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又称为细粒子。与可吸入颗粒物PM10不同,可吸入颗粒物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25微米小于10微米部分的颗粒物只能进入人类的主气管,而可入肺颗粒物可以直接进入人类支气管甚至直达肺泡,并且,这些颗粒物将长期附着在支气管和肺部,无法再人类自身的新陈代谢中被排出体外。由此,可入肺颗粒物PM25给人类造成的健康影响将远大于可吸入颗粒物。光化学烟雾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光化学烟雾的笼罩,直接影响植物和作物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使作物生长周期加长甚至停止。光化学烟雾已经成为农牧业生产的天敌之一,其主要组成部分是臭氧O3。测定空气中臭氧含量以及生成其的前驱物之一的氮氧化物,对分析和判断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以及所能造成的危害有着很强的实际意义。
f“十二五”时期要继续加强二氧化硫和一次颗粒物排放控制,有步骤地开展氮氧化物排放控制,适时启动对挥发性有机物、臭氧和细粒子的污染控制。建设重点城市复合型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势在必行。
二、建设方向
(一)设计目标1、建立长时间序列的近地层大气化学成分数据库,结合激光雷达、卫星遥感资料,建设大气化学资料同化分析系统,为进一步开展区域大气化学成分预测预报、气候预测预估和大气污染控制提供基础资料和数据,为全市人民身体健康安全和政府大气环境政策需求提供直接服务。2、结合本地区城市特点,发展城市高分辨率、细网格和多重嵌套的空气污染预报模式系统,提高现有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逐步实现向政府或社会发布大气化学公报。3、建设由地基与空基相结合、固定观测与能见度仪点面有机结合的大气成分观测系统;通过地面定标系统的建设,实现卫星定量遥感观测大气成分变化。初步形成一个布局较为合理、自动化程度较高、持续稳定运行的大气成分观测体系,为大气成分观测、预测预报,为气候预测、预估以及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