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
08对外汉语本4080606101白文慧
1
f中西方礼仪文化对比
摘要:摘要: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关键词:关键词:中西方,礼仪,演变,原因,差异性,方向中国,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在世界上素来享有盛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作为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为了更好的对外交流,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一、中国礼仪文化演变简史自50万年前山顶洞人缝制衣服开始文明同时也伴随着人类发展,“炎黄五帝礼理起于大一礼事起于燧皇礼名起于黄帝”之说。我国最早的秘书人员“史官”起,礼开始以正规的方式出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典”已足够说明当时礼仪的规范体系。大约在夏商周三代礼仪开始典制化。最早的秘书机构“太史寮”的建立第一部记载‘礼’的典籍《周礼》的出现“三礼”的盛行标志着中国古代礼仪进入成熟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礼的大力推行孔孟等思想家的礼仪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奠定了古代礼仪文化的基础。形成于秦汉时期的封建礼仪及“三纲五常”的提出,清末至民国时期科学、民主、自尊、平等的观念和与之相适应的礼仪标准得到传播和推广。五四以来中国的礼仪更注重吸收目前国际礼仪的长处为我所用。二、西方礼仪文化演变简史爱琴海地区和希腊是亚欧大陆西方古典文明的发源地。约自公元前6千年起,爱琴海诸岛居民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此后,相继产生了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公元前11世纪,古希腊进入因《荷马史诗》而得名的“荷马时代”。古希腊哲学家对礼仪有许多精彩的论述。例如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0前500年)率先提出了“美德即是一种和谐与秩序”的观点;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