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撒拉族谚语中表露的民俗事项
撒拉族谚语既是撒拉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撒拉族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渗透到撒拉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丰富,指事广泛,充分体现和展示了撒拉族的民族个性和文化气质,极大地丰富了撒拉族语言和口头文学。在传授生产、生活经验,指导人们生活行为,鼓舞斗志,培养高尚道德情燥等方面,发挥了并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每条谚语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蕴含着丰富的民俗事象,成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口头文学,常常被运用于人们的说笑言谈之中。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类:一时政类。在阶级社会里,代表剥削阶级的第31卷韩建业:撒拉族民间文学中的民俗事象本民族土司、头人、地主、官僚及官府衙门,利用手中的权力,残酷地压迫、剥削被压迫阶级,平民百姓与剥削阶级始终处于对立的地位,他们对贪官污吏恨之入骨,于是,有感于切身的政治状况,创作了许多批判和揭露官府的谚语,以示对统治阶级的愤懑抗议。如:“十日的雨,一日晴天就会晒干十村穷人,一个富人能榨干”“无论走到哪里,锅的耳朵都是四只”“麻雀落田要吃粮,狐狸进家要偷鸡”等。其中第一条谚语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地主老财的痛恨和愤怒第二条谚语从民众的角度看“天下乌鸦一般黑”,官府中没有好人第三条谚语形容官府老财进家来,不是要钱就催粮,没粮他就抢,没钱他要命,搞得百姓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情景。二事理类。“谚语和俗语典范地表达劳动人民全部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历史经验。”高尔基语每条谚语以惊人的准确性,道出事物十分复杂的本质,颇具哲学意味。“河里淌的是
f好水手,崖里绊的是好猎手”,说明猎人虽身强力壮,箭法娴熟,他
们经常出没于山梁石崖,但久而久之,凭自己有长期的打猎经验而粗
心大意,放弃警惕,就难免会发生摔死山崖或被野兽咬伤甚会吃掉的
意外偶然事故。基于这种认识,撒拉人经常提醒那些自以为是、办
事不慎的人。三修养类。这类谚语总结了许多学习和为人处世的经
验。其中有教人虚心学习、刻苦钻研的,有教人谦虚谨慎、力戒骄傲
的,也有鼓励人们要有志气、自强不息的。这类谚语虽然语句短,但
道理却很深刻。如:“泉水越挖越清,知识越学越深”“树大枝叶多,
人多智慧广”“傲慢惹人生气,苛求者招人发怒”“不要忘了苦日子,
不要烤干皮窝子”不要好了疮疤忘了疼“骑着牛找兔子”可望而不
可及,等等。
四社交类。撒拉族社会在一定程度上还是
一个礼俗社会,人与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