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土达到设计强度后,首先在地面上弹出墨线,然后根据墨线用切割机进行切割。8)施工缝:分段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缝留置在轴线位置。在浇筑混凝土前,对施工缝进行凿毛清洗处理。
f五、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混凝土不密实:主要由于漏振和振捣不密实,或配合比不准及操作不当造成。预防措施: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进行振捣工作。2、表面不平标高不准:水平标志的线或钢筋棍上抄的标高不准确,操作时未认真找平或用刮杠刮平。预防措施:认真按照钢筋棍上抄出的标高施工,同时应将水准仪架在施工现场随时检查,以确保垫层标高的正确。3、不规则裂缝:垫层面积过大造成的收缩裂缝,也可能是地基部分夯填不密实而引起不均匀沉降造成。预防措施:回填土应分层夯填密实;表面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上面再盖一层草袋或毛毡浇水养护;水泥在使用前做安定性试验;4、起砂:砼拌合过稀、配合比不准,水泥标号不够或不稳定;抹压程度不足,养护过早、过晚,过早上人等均易引起地面起砂。预防措施:严格控制水灰比;掌握好压光时间;掌握养护时间,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天;合理安排施工流向,避免上人过早。六、施工安全措施1、现场配电,严格执行“三相五线”制,“一机一闸”制,三级配电两级保护。2、夜间施工应配备足够的照明器具,应有专人指挥安全生产。3、所有人员进入现场,必须配戴安全帽,不得穿带钉易滑的鞋。4、酒后严禁进入施工现场。七、成品保护1、地面完成后用毛毡覆盖,及时养护,并设醒目标志,养护期内禁止上人并设专人看管或封堵,严禁踩踏。2、已浇筑的混凝土地面强度达到12MPa以后,始准在其上走动
f人员和上部施工。3、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时,对施工范围内的地面进行覆盖保护。4、对容易污染、破坏地面的料具要有保护措施,不允许在已成活的地面拌砂浆、堆砂浆、拖拉管材、铁锹等器具,更不允许进行破坏地面的操作。5、顶棚及墙面刮腻子等施工需搭设脚手架时,在每根立管下均铺设木板,防止破坏地面。6、各工种搬运料具时要轻拿轻放,不乱扔乱碰,手推车支腿等应包橡胶皮;油、木、电、水暖等工种使用的高凳、铁梯、架子等均应包裹腿脚;涂料及油漆工施工前,应将易弄脏、易污染的部位用塑料布、胶带等遮挡好,避免污染。八、现场文明施工1、加强对全体员工的文明素质教育,强化施工人员的文明意识。2、施工现场材料堆放整齐。3、现场做到工完场清,场地每天打扫清理,施工生产中的建筑垃圾及时运出场外合适地点。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