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产生品牌的高辨识度。果豆吧为了能产生品牌识别度,从第一天开始就将零食定位于办公室白领的方向,产品只针对休闲食品,并对产品进行加工包装。不过,选择做自己的牌子,虽然能保证足够高的利润,但对品牌质量控制却很关键。杜宣蓉说,果豆吧现在有50多种产品直接从工厂采购,对工厂的资质以及产品质量都进行了严格的把控,而且在采购上规模后还能够将采购成本压低20%左右,降低销售价格。服务,也是杜宣蓉认为能很快取得消费者认可的重要因素。果豆吧通过自建物流体系,在写字楼集中的区域努力做到2小时送达,在配送零食的同时还附赠精美小礼品。
f果豆吧是小成本创业的典型企业。杜宣蓉最初创办网站时仅有自己北邮毕业后打工挣来的3万元钱,其中用15万元买了产品,当时租的写字楼按月支付,交了一个月的房租,请了两个员工,另外印了5000份宣传单页,靠在地铁口和办公楼发传单积攒了第一批客户。随着办公室白领间病毒式口碑传播,一个月后果豆吧生存了下来。第二个月就实现了盈利,前三个月的销售额达到了60万,60万元对于杜宣蓉来说意味着一个目标明确的里程这碑。杜宣蓉真切意识到食品同样也会成为电子商务的蓝海,更坚定了他在这个领域开拓市场的信心。起初,果豆吧将消费群体对准北京的金融街,尤其是银行和保险公司。但经过细致的了解后发现,这两个机构是不能上网的。针对这部分人,杜宣蓉专门印了单页发放,采用外卖电话点餐式的服务。这部分人群是果豆吧最初的顾客群。除了发传单,还有试吃。果豆吧有选择地参加了一些商场和食品节的活动,进行试吃推广。同时,线上也和团购网站进行推广合作。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每天200多单的网上订单,直接挑战着果豆吧的物流配送体系。如何保证能及时送到?这也是果豆吧一直以来的硬伤。经过和物流商的多次合作,杜宣蓉发现物流商既无法保证时间,又无法保证食品包装的完整性,而这些直接影响着用户对果豆吧的消费体验。迫不得已,果豆吧选择了自建物流。当时,果豆吧承诺两小时以内送达,但事实上根本完不成。杜宣蓉回忆说,那会儿的电话很恐怖:上午电话全是订单,下午全是催单。经过逐步观察,最终杜宣蓉按仓库分点,在中关村、复兴门和国贸就近发货。受到公交车按点发车的启发,果豆吧规定送货员30~40分钟出去一次,保证了三环以内能在两小时内送达。但五环以外依然还是无法解决,只能依赖快递配送。杜宣蓉表示,未来果豆吧的主要精力将集中在如何延展产品链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