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怒波获推荐加入了美国超过百年历史的探险家俱乐部,成为该俱乐部全球两千多会员中的一员。黄怒波非常自豪,他觉得这是中国企业家更进一步融入全球的标志。享此殊荣,是因为黄怒波已经完成了世界7大高峰的攀登,也成功到达了南极和北极。他感慨说,登山使得山上的自己,看山下的自己时,如同在演戏,他告诫自己,不要把话说大了。2011年5月11日19点25分,珠峰5800米,黄怒波在过渡营地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我将从此告别一切巅峰甘愿做一个凡夫俗子。黄也有过登顶失败的经历,从北坡尝试登顶,在珠峰海拔8700米的位上,只有一百多米就成功了,但他必须迅速作出放弃的决定,因为,如果再坚持,就意味着已经冻伤的若干手指可能被牺牲掉。当他和他的登山团队下撤至海拔6000米时,人们都哭了。让一个枭雄般的企业家放弃那近乎可以触摸到的胜利,可能比被割掉手指还疼,但他还是放弃了。他对记者说,因为山一直在那里。在黄怒波看来,登山的人很伟大,每人都知道可能死亡,但他们还是去了,人们追求的是一种挑战,不惜拿生命作代价。有过这种体验的他,也觉得生命很脆弱。跟山比,人算什么,那个山存在多少万年了,人不过像蚂蚁走来走去,这个时候就觉得活得再了不起,也没什么意义。成功完成72(是指攀登七大洲最高峰,且徒步到达南北两极点的极限探险活动)后,黄说,不登山了,没挑战了,没意思。而眼下,他要做的是出诗稿,读完诗歌博士。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他现在的生活很简单,没有太多的社交,也不追求什么牌子。对于自己的资产,黄怒波说,未来财富一半会捐给北大,这是已经宣布了的;另外一半留给员工继续做企业。财富是一个很虚幻的东西,所以财富不必看重它,还给社会的财富,才是你自己的。不走寻常路,去发现山顶的诗意,或许才是他的追求。《南方人物周刊》2013年第12期,有删改【小题1】本则人物通讯以“黄怒波山顶的诗意”为标题有什么含义?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分)(4【小题2】本文作者评价黄怒波拥有“诗人的感性、商人的理性、登山家的坚毅”,用了哪些事例来表现?(5分)【小题3】本文叙写黄怒波的经历给了你怎样的启发?结合文本做简要的回答。分)(6
第2页共18页
f六、(2014届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一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25分)(第3页共18页
f严复及其教育救国论1894年7月25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甲午战败犹如一记闷棍,把中国打懵了,彻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