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民意识调查研究
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摘要:本文从分析和认知公民意识出发,设置调查问卷,从公民意识的权利意识、法律意识、公共精神和监督意识等方面,结合桂林理工大学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和相关资料的整理,得出目前大学生公民意识程度还有待提高,认知不全面和缺乏相应行动力的结论,并以此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和措施。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认知状况,并以此提出符合实际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进一步提高我们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来呼吁国家和社会对公民意识的重视,同时也提高我们自身的基本素养。关键词: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路径一、我国公民意识的基本要求和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整体认知状况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表明,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已成为当代中国扩大人民民主、弘扬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作为当代中国青年的中坚力量,其公民意识的表现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公民意识的水平。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意识主要表现在归属意识、法治意识、平等意识以及权力意识和义务意识几个方面。目前,我国大学生基本为新一代的90后,其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在这种信息社会高速发达的今天,思想也前所未有的开发,我国新一代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而社会意识相对薄弱,因此其公民意识的认知状况也相对下降。其次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相对高于其精神层面的追求,所以对于公民的权利意
f识和责任意识等方面的履行就相对较弱,主要表现在认知不深刻和缺乏行动力两方面。二、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进行大学生公民意识调查分析(一)调查背景和意义通过对桂林理工大学部分学生的公民意识的调查和分析,得出更加具体的认知,并由此总结出了目前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而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分析原因,以引起在校大学生对公民意识的重视,从而达到提高其基本政治和法律素养的目的。(二)调查对象和内容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桂林理工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其年龄段基本在90年及90年以后。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对公民意识的基本认知情况和公民意识的四个构成方面认知情况的以及相关意见和建议三大方面,其中对公民意识的四个具体构成内容的调查是问卷的重点,主要从权利意识、法律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