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课题
选题的意义:1999年8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若干意见》,2002年8月教育部下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4年2月26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些重要文件不仅提出了在新时期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现实问题:我校的生源状况也对我们提出了现实要求,我校地处农村,学生心理问题不同于城市学生,有其独特性。研究价值初中阶段是学生从幼稚到成熟的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体身体生长、发育急剧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身高、体重等逐渐达到成人的水平,但是他们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青少年出现许多困惑、烦恼和躁动不安,进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地毒害着学生的心灵。特别在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紧张的节奏和巨大的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身心健康。目前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都带来了方便,也提高了效率。但是,网络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给部分中学生带来了较多的烦恼。他们沉浸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再加上网络中不正当信息的影响,学习成绩下降,精神萎靡不振,甚至还产生了心理问题。他们往往处于一种虚拟世界,以此来逃避现实生活。这一部分学生的家长更是谈网色变,将网络视为恶魔。如果我们的研究能在这一方面取得成绩,不仅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而且对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也具有深远的影响。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1.研究对象:我校初中学生群体。2.研究目标:通过研究,了解网络环境下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干预策略及评价标准。根据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在网络环境下如何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规律、模式和方法。3、研究内容:(1)当前我们的学生存在哪些心理问题,其中哪些与网络有关;
f(2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成因分析;(3)信息技术对农村初中生的心理产生了哪些正面和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