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思维
过去一段时间,互联网思维成为中国社会的热门话题,有人大力宣扬,有人大肆追捧,有人不屑一顾,有人嗤之以鼻,更多的人则是摸不着头脑,搞不清楚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一个什么玩艺,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信息,不能置之不理,结果使很多人,包括知名的企业家和经理人陷入了恐惧,纠结,迷茫的困境。要知道,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偶然成功只能说是经验,很多人经过实际操作后证明可行的套路叫实践,把可行的套路上升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体系叫理论。所以千万不要把某个人的成功经验直接拿过来用,里面的偶然性太多,更不要把理论与实践对立起来。其实,本来没有什么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只不过是少数人为了炒作而发明的一个概念而已。直到今天,关于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几个大佬讲的统统不一样,大家不妨想一想,一个连定义都没有搞清楚的概念意味着什么?我在这里问大家几个问题:一个成功的企业是否愿意把自己的秘诀告诉竞争对手?他愿意或者希望竞争对手成功并超越自己吗?中国人最可怕的一种特点就是集体无意识,缺乏反思和质疑的精神,这在过去几十年的各种运动中充分表现出来了。希望这一次大家能回归市场营销的原点,不要再一次陷入浮躁的怪圈。当今很多扛着互联网思维的大旗拼命炒作的几个品牌,如雕爷牛腩,黄太吉玩的都是当年蒙牛玩过的游戏,即先建市场,再建工厂,通过炒作把品牌知名度拉起来,就会吸引客户,形成良性循环。只不过宣传的阵地发生了变化,过去是电视广告和线下促销,现在变成了互联网炒作和线上互动,本质是完全一样的,甚至可以说是如出一辙。所以炒作互联网思维的大佬玩的都是高水平的策划,即从过去的王婆卖瓜到现在的卖王婆,把王婆的形象树立起来,成为大家顶礼膜拜的典范,大家自然会去买王婆的瓜。这个营销策略的确很高明,可谓一举多得,一是有利于品牌塑造,可以低成本(无成本)宣传和传播;二是打击传统大企业的自信心,让大家焦虑,迷茫;三是诱导对手误入歧途,走火入魔。别忘了,雷军不是雷锋!当你去小米取经的时候,他会告诉你什么?他为什么要告诉你这些?告诉你对他有什么好处?没有好处的事他为什么去做?为了理清思路,我们首先探讨一下互联网时代的特征是什么?有哪些趋势?懂得了这些趋势就能看懂很多企业的玩法。其次是将传统型企业的做法与未来型企业的做法进行对比,看看新旧企业之间的差距在哪里?第三部分我们分析一下目前炙手可热的小米和360,这两个互联网思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