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论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作者张培新
小学数学无疑是众多科目中比较难的一科,如果方法不当,就会让学生遇到障碍,从而使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采用兴趣化教学法,让学生爱上数学,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本文就是以兴趣化教学法为中心来论述的。
一、小故事设问导出新知识
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故事的形式,从侧面导入新知识,或者在故事中隐设新知识,让学生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比如在数学课上,教师要教圆的知识,就不妨制作一段以足球为主体的动画片段,在多媒体教室给学生放映:在一个很穷的山村里,有个孩子想买个足球,可是家里没有钱,无法买,于是这个孩子就打算自己用布来缝制一个。这个孩子觉得球的大小比例要有个规定,于是就开始思考这个球的大小问题了。接着,教师就告诉学生,只要好好学习圆的知识,就能精确地计算出一个球的大小比例。通过这个例子,能让学生对学习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二、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单方面讲,要让学生也参与进来,让学生和教师实现互动。比如在一次数学课上,教师要教平行四边形,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对平行四边形有一个了解,教师就让学生动手,用纸剪出平行四边形的样子,并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对平行四边形会由比较陌生很快过渡到熟悉的程度,这样,学生就通过动手,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了教学目标。
三、让数学生活化
数学是比较抽象的,往往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都感觉比较难;数学又是来源于生活的,所以我们要把数学教育引进生活,实行数学生活化教育,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认知自然的科学观。比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去春游时,通过一些现象来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等。这个过程,有利于学生建立科学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f四、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这样告诉学生:“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最聪明的人是爱因斯坦,他是对我们这个地球家园及宇宙进行研究的人。好好学习数学,你也可以成为像爱因斯坦这样的人。”教师还可以这样告诉学生:“生活中到处都是秘密,我们要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知道吗?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就是因为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砸到自己的头,然后思考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而不是飞向天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