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所以民主政体应该避免两种极端,除了不平等的精神外,还要避免极端平等的精神。对于专制政体中的君主专制,“一人专制主义”,便容易发生由上至下的腐化。当一位君主屈从一时的欲望胜过意志时,君主就会为一己私欲而随意奴役、驱使他的人民。如若君主过度相信自己的权力,他会盲目自大,造成国家和人民的不幸;而若君主不相信自己的权力,误会了自己的权威、地位与人民的拥戴,他就会不断的试图验证,有时甚至以暴虐的方式验证自己的君权,这样更是陷国家于水火。“专制政体的原则在不断腐化,因为这个原则在本质上便是腐化的事物。别的政体之所以毁灭是由于某些特殊的偶然变化,使它们的原则遭到破坏,而专制政体的毁灭却是因为自己内在的缺陷。某些偶然的变故是不足以防止其原则的腐化的。因此对于专制政体,只有气候、宗教、情势或人民的才智等所形成的环境迫使它遵循一定秩序,承认一定规则时它才能
1
f够维持下去。专制政体的凶残性格可能已然存在;这种性格只可能被暂时压制。”孟德斯鸠写道。
节俭与法律
节俭是否需要以法律的方式来约束?目前,节俭是人类所具有的良好品德,属于道德范畴,不具备节俭这一品质的人不会受到大肆诟病,更无须说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当它发展到腐败的程度,就理应用法律来予以约束。对于民主政治,孟德斯鸠提出,在共和国中,分配均等是共和政体的优越之处。而分配的均等性与国家的奢侈程度有关,一般来讲,一个国家的奢侈程度越低,分配均等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在民主政治中,培养与发扬节俭风气尤为重要。而若向相反情况发展,奢侈之风在共和国中盛行,人心就会转向私人利益,个人欲望随之增多。个人私欲膨胀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就需要法律来约束。而当奢侈之风发展到诱导民众违抗法律的时候,就需要思索法律的效力问题了。在贵族政治国家,若要以法律来要求节俭,社会风气可能会向极端的程度发展。贵族政治国家曾出现过以法律强制人过简朴生活的例子。曾经威尼斯的法律强迫贵族过简朴的生活在被法律强制的情况下,贵族不敢奢侈,甚至走向极端,贵族们变得越来越吝啬。而这条律令是不面向普通人的,即那些底层人民若是有能力赚钱的话,法律不限制他们大肆花费。当然,大多数底层人民是没有能力赚来可供奢侈的钱财的。这样的法律使当时的威尼斯社会风气走向了极端。贵族们摈弃与节俭精神相悖的奢侈,拥有财富却不敢挥霍,国家中大量存在不能花钱的富人和没钱可花的穷人,富裕和贫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