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及其以后的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提倡回归经典。他们的工作A.强调“天人感应”B.加速国内民族融合C.推动理学的形成D.利于商品经济发展8.朱熹认为儒家有天然干预政治的权利,儒生读书为官的目的是“致其君为尧舜之君”。为此,朱熹认为儒学应该致力于A.“存天理、灭人欲”B.“格物致知”C.“正君心”D.“致良知”9.儒学既是伦理学,又是政治学,更是教育学。两千多年来,儒家的教育思想不断发展、充实,下面各项属于明朝以来形成的突出教育思想是()A.有教无类B.因材施教C.格物致知D.知行合一10.王守仁认为“圣人原与凡人一样,并没有全知全能的天赋,他们也只是能够发现自己的良知”,这一认识被后世一些学者评价为“圣凡平等观”。王守仁该思想最有可能影响的学者是()A.王夫之B.李贽C.顾炎武D.黄宗羲11.“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主张
高二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fA.出自《天下郡国利病书》B.区别王朝政权与国家概念C.具有了近代“民权”意识D.被康有为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2.明末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学汉语、穿儒服、敬祖先、祀效天,宣扬“耶儒合流论”,以致传教士“出入宫廷,颇形利便,与太监等往来,常乘机言圣教道理”。由此可见,西方传教士在华势力得以发展主要是因为A.传教士尊重中国文化习俗B.天主教与儒学宗旨一致C.获得社会上层的大力支持D.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增多13.西汉儒学家落下阂、邓平等创制了《太初历》;以桓谭、扬雄为代表的儒家学者参与了宇宙结构理论上的浑、盖之争;汉代天文学家张衡对儒家经典多有研究,而且他的天文学思想受到扬雄所著《太玄》的影响。由此可见A.汉代儒学成为中国主流思想文化B.儒学是天文历法发展的主要原因C.汉代儒学推动古代科技体系形成D.汉代的天文历法与儒学关系密切14.宋朝统治者规定“不以文字罪人”“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这不仅有助于士人们施展才智、自由争鸣,且有助于士大夫们从事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明。由此可知,宋代科技文化的繁荣得益于A.政治运作的文明与理性B.统治者对科举制的完善C.文人士大夫的精心钻研D.理学抛弃儒学禁锢思想15.从字体演变的角度分析,下图体现了汉字
A.形象化的发展方向C.将写意发挥到极致
B.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