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诗歌鉴赏形象部分
教学目标:1明了诗歌的形象的内涵2归纳诗歌形象的规律3体察诗歌形象的方法教学重点:形象的归纳和方法的解读教学难点:诗歌“景象”中“情景”关系的辨析教学方法:以历年的高考试题为范例和模板,总结体悟形象的程序和要义,有针对性地指导今年的高三复习课时安排:5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知识要点:什么是诗歌的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形象(意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含意象、意境)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3)事物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一、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1鉴赏方法
f(1)知人论世,关注时代背景、环境特征,了解作者经历。【例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例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问: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参考答案】(1)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2)垂钓小儿聪明(机灵),天真可爱。“蓬头”、“侧坐”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2课堂训练⑴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