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互联网农业的商业模式和实际应用
赛文特斯导读互联网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广告业、零售业、金融业。作为中国最大实体产业,农业具有巨大的互联网改造空间。2015年开始,农资电商、农村互联网金融和农业信息化将处于风口浪尖。
一、互联网农业的环境分析11政策支持农业的互联网化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5月7日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强调,要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并且鼓励农业生产资料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今年的发展重点将集中在对农村传统流通网络进行信息化改造,建设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以及拓展农村电子商务服务领域等四个方面。
12互联网农业解决传统农业流通环节过多的问题传统农业面对的一个棘手难题是中间环节太多,而移动互联网便是去中间环节的重要手段。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高端农业正日益普及。但是,与普通农产品相比,高端农产品本来已经价格不菲,如果还要走传统的流通渠道,那么经过众多的中间环节到终端,价格肯定已经高得让消费者消费不起。所以,为了保证产品的销售畅通,必须寻找新的销售渠道。
二、互联网农业的商业模式与发展现状我国农业市场空间大、产业落后、信息不对称较严重,具有大规模分散的用户,且交易环节较长交易成本高,交易可持续性强。在互联网农业方面,农资电商、农村互联网金融、农业信息化三大领域最受关注,将是未来一段时间“互联网农业”发展的三个主要方向。

农资电商的模式就是厂家产品到电商企业再到零售商或电商服务站以后再到农民手中。从农业生产要素看,农机、化肥、农药、兽药、种子等是农资产品,其中大部分品种都可以标准化,符合多次购买特征,适合电商的销售模式。农资是农业生产必须投入品和
f起点,仅化肥、种子、饲料三类规模就超万亿元。在互联网快速渗透和政策面利好扶持的背景下,农资电商发展所需的外在基础成熟,农资电商的大趋势已经形成。我国传统农资流通体制正在迎来互联网的颠覆与变革,进入加速转型和创新发展的黄金期。

农村互联网金融是指让农民通过网络可以接触到互联网金融的产品。中国的农业问题复杂,南北差异大,东西不同,市场巨大,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和金融机构相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