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地方志鼻祖”《绝越书》中写道:“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但长期以来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正确;伴随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掘证实了传说中禹时代“以铜为兵”,以及禹铸九鼎是可信的。这说明A.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B.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2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A.分封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B.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C.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D.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3有学者把《史记》、《汉书》中列出的著名都会按照今天的行政区划,整理分列如下:河南省七,陕西、河北、山东、山西、安徽各二,江苏、湖北、广东、四川各一,其他各省尚无所闻。这一状况表明汉代A.经济发展区域极不平衡B.政治重心与经济背离C.南方地区尚未得到开发D.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4.元代文学家关汉卿的杂剧作品题材广泛,有社会剧、爱情婚姻剧、历史剧、文人逸事剧等,唯独没有宗教剧。由此可见A.元代的宗教不受人重视B.关汉卿作品的浪漫主义风格C.元代世俗文学发展迅速D.元代文人对国家政事不关心5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理即是气之理,理不先而气不后。”“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王夫之对“理”的阐述①承袭了朱熹的天理观②体现了朴素唯物精神③宣扬了经世致用观念④具有个性解放的色彩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6.有学者说过,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是A.农村经济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B.自然经济已退居次要地位C.商品化趋势明显D.市镇是进行农贸商品交换的场所7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奉顾炎武为考据学的开山大师,道光、咸丰时期的学者则推崇他的经世致用之学。这一学风的变化折射出A.儒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