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艺术境界才是创作诗的目的。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一般来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与全篇对应。诗像不像诗,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诗美不美,有无意蕴,则主要看意境。由诗味到诗美,实际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过程。2.演练体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答:
①
第三、四课时学习目标:重点突破,学会分析意象的含义和作用学习过程:评价:课堂研读一、如何分析意象含义和作用鉴赏诗歌形象的要点和重点在于鉴赏意象。高考考查意象往往从三个方面入手:①找意象,②析意象含义,③品意象作用。重点在后两者。1.如何分析意象含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悲秋注南宋黄公度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注诗人黄公度因反对朝廷推行的投降求和政策,被扣上“讥谤”国事的罪名,贬为肇庆府通判。颈联中“山鸟”和“井梧”是带有喻意的艺术形象,请指出“山鸟”和“井梧”分别喻指哪类人。答:2.如何分析意象作用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3
f江上①董颖②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注①董颖:南宋诗人,一生穷困潦倒,漂泊异乡。②摩挲:用手抚摩。前两句写景寄情,选取意象“一双鸥”的妙处何在?答:
二、审题答题规范1.审题1注意提问方式,明确答题方向①形象类常见提问方式:描写了哪些景象意象?刻画了怎样的形象?某形象有着怎样的特点?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一形象?某意象有怎样的作用?②意境类常见提问方式: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把握思考模式会分析、品味诗中形象意象。“象”是人物活动的背景材料。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先要明确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对象,选择了哪些物象,是什么季节、什么特点的物象,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