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转轨经济中政府与市场关系
成与演进
作者:庞明川来源:《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第12期
中国范式的形
作者简介:
庞明川(1963),男,四川西充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理论、公共政策与对外投资等方面的研究。Email:pmc2004vipsi
acom
摘要: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争论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国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先后出现了市场依附于政府、“弱政府强市场”和“强政府弱市场”等多种模式。中国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形成了政府与市场关系“强政府弱市场”的独特模式,既明显区别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弱政府强市场”模式,也不同于同属于转轨国家的俄罗斯“弱政府弱市场”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也推进了改革的进程与体制的完善,其形成有着植根于中国特点的体制基础、制度变迁与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合理逻辑。在体制完善阶段,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改革目标是构建“强政府强市场”模式,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又强化和规范政府的作用,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转轨经济;政府干预;市场机制;“强政府强市场”模式
中图分类号:F15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3)12000308
一、引言
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争论,在经济理论界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如果从诞生于15世纪的早期重商主义开始算起,迄今已逾五个多世纪了;如果从1776年斯密的《国富论》提出“看不见的手”开始算起,也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然而,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70年代发生的“滞涨”、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进入新世纪以来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都引发了理论界与政府决策部门对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激烈争论和反思。传统的争论包括相互对立的二元论即“市场亲善论”(MarketFrie
dlyView)和“国家推动发展论”(Developme
talStateView)以及在反思中东欧经济转轨经验和“东亚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市场增进论”(MarketE
ha
ci
gView)。其中,“市场亲善论”立足于新古典经济学和“华盛顿共识”,过度强调政府从经济与社会中的激进退出,忽视政府的作用,认为只要政府不干预,市场将自发地产生;而“国家推动发展论”则认为改革是一个包括社会、文化因素在内的全面的制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度变迁过程,因此改革的过程应是渐进式的。政府干预经济是必须的,特别是在改革初期,政府应当通过一定的行政干预来弥补存在大量的市场失灵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