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组年4月日主备人王洋课时1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三节《动能和势能》
一、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中考考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动能势能的概念。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用能量的初步知识理解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势能的存在。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势能的概念。在讨论探究实验中总结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二、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过程
二度创作
时间
(一)学生看一则新闻:《一铁路职工“中
创设情景弹”昏倒》。或为什么小小的馒头能把
导入新课人砸伤?学完这节课大家自然会明
白。
(二)合作探究
物体具有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以后我们将逐步认识各种形式的能量。刚才的实验中钢球撞击木块能够做功,但若将钢球停靠在木块一侧边讲边演示,这时的钢球并不能推动木块做功。只有运动的钢球才能推动木块做功。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引导学生广泛地列举事例,说明运动的空气、水和各种物体都能够做功,而具有动能。概括出“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2势能:物体由于运动的原因而具有动能,物体还可能由于其他的原因而具有能量。例如,同学们都玩过用橡皮筋弹射纸弹的游戏,拉长的橡皮筋能给纸弹一个力,并推动纸弹移一段距离,从而对纸弹做了功。同样拉弯的弓、压缩的弹簧也能够做功,它们
第1页
f(三)课堂小结
都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将两个性质相同弹簧,压缩到不同的长度。先后将拉紧弹簧的绳烧断,两次砝码被弹起的高度不同。弹簧压得越紧,放松时它做的功越多,表示它的弹性势能越大。被举高的重物,也能够做功。什么是动能?影响因素?
什么是势能?影响因素?
(四)板书设计
三、中考链接:
1.下列物体中:A.挂在屋顶上的电灯;B.被拉开的弹簧门;C.空中飞行的小鸟;D.在冰场上滑行的
运动员;E.从斜坡上滚下的石头;F.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只具有动能的是
.只具有势能
的是
.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
.
2“神舟九号”飞船升空时,以固定在飞船外的摄像头为参照物,飞船是
的。飞船发射阶段加速上
升时,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