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8月,珠海、汕头和厦门正式设置经济特区。为国内的进一步改革和开放、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承包制的推行,个人付出与收入挂勾,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198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务院作出《关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1986年12月5日,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规定》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于进一步简政放权,改善企业外部条件,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促进企业内部机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提出1987年10月25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
f日11月1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1992年10月12日18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并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写进党章。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