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财政金融系专科毕业论文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陈思宇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由此拉开了人民币升值的序幕。到2011年5月10日,1美元兑64950元人民币。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直接影响在于,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以外币标示的价格,从而降低了农产品的出口量;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业进口的直接影响是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促进大量替代性国际农产品进口。所以,在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弊大于利。关键词关键词:人民币升值汇率农产品国际贸易
一、人民币升值的成因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的低迷、萧条,使许多西方国家面临着通货紧缩的巨大压力。与一些发达国家情况正好相反,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和不断增加的巨额外汇储备成为了推动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原因。以美国和日本为首的西方国家认为,中国的出口商以“不公平的低价”抢夺世界市场,因此要逼迫人民币升值,并进而将这一经济问题转变为政治责难,从而向中国施加压力。在国内外复杂的经济与政治形式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原因一外因1、日本叫嚣。2002年12月2日,日本副财相黑田东彦及其副手河合正弘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署名为《全球性通胀再膨胀正当其时》的文章。2002年2月22日,日本财务大臣盐川正十郎在OECD七国集团会议上向其他六国提交通过提案,要求逼迫人民币升值,这是该组织自成立以来第一次公开讨论成员国以外的经济问题。2003年3月2日,《日本经济新闻》发表文章称“中国向亚洲国际输出了通货紧缩”。日本政府认为中国向全球特别是亚洲国家输出了通货紧缩,这是日本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由于中国出口急剧增长,国内物价水平的下降,以及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导致国际市场上低价商品的供应能力大大增加,从而导致日本国内物价下跌,同时日本总需求的不足,而引起物价的进一步下降,从而发生了通货紧缩的危险。日本政府认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有责任为稳定世界经济做出贡献,也符合中国的自身利益。如果中国政府不能严格的限制出口,那么为了扭转国内通货紧缩局势,应该采取扩张型的货币政策,或者是让人民币升值。2、美国施压。2003年6月起,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外部压力从日本转向了美国。2003年6月到7月,美国财政部长Joh
S
ow和美联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