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审计学
选择题10分判断题10分简答题45分综合分析题35分考试题型看书最后模拟综合试题
每章知识点(选择判断题简答题)
第一章11审计的产生史:第一个审计案例P24见简答题121审计概念定义: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指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其相关资料进行独立审查并发表意见。本质是独立性31审计三方关系人:审计人、被审计人、审计委托人或授权人(缺一不可)61职业道德准则:独立、客观、公正是注册会计师应当恪守的最重要的三项要求,其中独立性作为首要原则。独立是客观、公正的基础71注册会计师因错误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错误行为:违约、过失、欺诈。第二章11审计总目标:总目标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具体目标必须以审计总目标合法性、公允性要求为基础。审计具体目标8个:真实性、完整性、所有权、估价、截止、机械准确性、披露、分类。审计目标是对审计机构而言的。12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财务报表的认定包括明示性与暗示性两个方面,可归为五项认定:存在或发生、完整性、权利和义务、估价或分摊、表达与披露。21审计的重要性水平:是指被审计单位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注册会计师可先运用固定比率法对每张财务报表确定一个重要性水平,其次选择其中重要性水平最低者作为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22出具审计意见的标准:检查风险低于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发表无保留意见,超过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发表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31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成反比关系,审计风险大小与取得的审计证据的多少成反比第三章略(不考)第四章略(不考)
第五章11证据的种类:按外形特征分为4个,1、实物证据2、书面证据3、口头证据4、环境证据。按来源分为3个,1、内部证据2、外部证据3、分析推理证据。21收集证据的方法8个:1、检查记录或文件、2、检查有形资产、3、观察、4、询问、5、函证、6、重新计算、7、重新执行、8、分析程序。
f22重新执行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重新独立执行作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例如,利用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重新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与单位编制的调节表进行比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