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摘要:文章通过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对中国2030年代的教育影响的一些原因分析,进而得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第一,对1922年“壬戌学制”的制订产生了深刻影响,第二,对教育理论的影响,第三,对课程、教材、教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与杜威Joh
Dewey同时代的世界著名哲学家罗素Bertra
dRussell对杜威的工具主义真理观并不予以足够的认同,但却对他予以极高的评价:“约翰杜威生于1859年,被普遍认为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对此评价,我完全赞同。他不仅在哲学家中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深深影响了教育、美学与政治领域里的学者。”我国西方哲学史研究权威对杜威的地位也以高度肯定:“他关于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的不少论著被西方各该领域的专家视为经典之作。”在中国有传播其思想学说的弟子,“五四”时期,他来中国讲学长达两年多,教育界泰斗蔡元培尊称他为“孔子第二”。他的教育理论无疑促进“民主”与“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教育改革运动。
一、杜威对中国20世纪20、30年代教育影响的一些原因分析
首先,来看杜威的实用主义学说。
就其经验论来说,他把经验看做人的遭遇和行动的过程,在认识和行动的关系上,以行动为中心,同时强调人是行动的主体,突出经验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这种重视行动和人的创造性的哲学,显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其真理观尽管在其本质上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但他从强调概念学说的工具作用出发,把实践放在实现真理和检验真理的重要位置上,这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颇有相近之处。且其以效用为中心的哲学,对于反对形式主义及重名轻实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大有裨益。而其思维五步法的方法论,强调了科学的怀疑精神,强调了假设在人的认识过程和科学发展过程中作用。其教育学说,则是针砭传统教育
1
f而建立的现代教育理论新体系,强调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以学生为中心、从做中学,包含了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诸多内容,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总体说来,杜威实用主义学说本身包含着显而易见的合理因素。“五四”时期的中国正需要利用这一崭新的思想来改造传统教育的痼疾。
其次,从中国当时思想和文化发展的主旋律来看。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运动,在这场运动中,高举科学与民主大旗,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