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夺农民的鱼行贿受贿。于是乎,一些民营企业老总经常说:你看我们这些当老板的,都没什么文化,都是当初拼命干,才有了今天。你看现在在这里给我打工的都是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所以书读得多也没什么用。我不需要你有什么思想,你只要给我拼命做事就行了。听到这句话,很多人选择了沉默。其实大家何尝不知道说这句话的那些老板就是当初那些抓鱼的农民的化身呢?大部分创业者由于出身不好,或者穷困潦倒,凭着自身胆识,并且有好的机遇,他们创业成功了。但是,在底层经历过的种种困难,曾经受到的白眼和伤害使他们内心深处多少有些报复或者补偿心理,一旦自己掌握了一定的社会资源,做了老板,领主式的独裁意识就出来了。把自己的企业当作假想的政坛,实现自己的权力欲望。这个时候,在他们眼里,所有的企业员工,不是职员,而是手下。对于有些企业家来说,可能保持对企业的控制,比企业的发展更重要。做老板不光是财富的增长,更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无限扩张。一夜暴富成了老板的农民、大偷,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于是目空一切、妄自尊大。认为自己理所当然成了企业家,盲目自信,刻意去树立自己的权威,导致整个企业管理水准下降,活力减弱,效率低下,上下沟通受阻,市场应变缓
f慢,员工凝聚力和归属感下降,内部腐败分化,企业迅速走向衰败。某些老板把“中彩票式的暴富”理解为自己的行动使然,总认为是自己特别的方式的必然结果,意识不到自己所面临的危险。虽然从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危机的冲击,在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在其发展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融资困难、信用不足、人才匮乏、民企基础薄弱,包括硬件基础、管理基础都很薄弱,单从产业准入方面观察,民企占据了国民经济最微利的行业,从整体规模上看,民企仍然表现为“弱、小、散”等。以浙江省为例,温州、义乌为代表的原生态民企与杭州、绍兴、宁波为代表的转型性民企,在近年的不断演进与较量中,原生态民企渐渐丧失了其原有体制和产权的先发优势。转型性民企,顾名思义,是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转制而来,自身与温州原生态的作坊企业相比,具有较强的实力。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推动下,转型性民企的基础和规模优势越来越明显,加上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由大做强的态势几乎已成定局,但2008年金融危机,江龙控股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