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4495m,最小埋深73m。隧道采用出口1座平导辅助施工,平导起讫里程为PK148816~PK152359,长度3543m,每500m左右设一个横通道与正洞连通,共计6处。地表可溶岩与非可溶岩的分界处位于DK148570里程处,隧道进口至此为非可溶岩段落。本隧道位于湖南省某县上洞街乡二户溪村和利福塔镇之间的中低山区。隧道进口端位于上洞街乡二户溪村北侧冲沟内;出口端位于利福塔镇郭家台村西侧。22地形地貌某隧道工程所在场地属中、低山区,地形相对陡峻。山上植被茂密,多以乔木为主。局部小型山间盆地、谷地内与缓坡处村舍与农田相间,国道、省道蜿蜒曲折,交通较为不便。23地震动参数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所属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小于六度。24气象特征
f工程场地属亚热带潮湿湿润型气候,该地区年平均气温166℃,极端最高温度407℃,极端最低温度102℃,最冷月平均气温44℃,年平均降雨量14242mm,年平均蒸发量7392mm,平均相对湿度77,最大风速193ms,年平均八级以上大风日数26天,最大积雪厚度24cm。
25水文地质沿线地表水系发育,为澧水流域,水质良好,对混凝土无侵蚀性。沿线雨量丰沛,但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局部地区易出现暴雨,形成山洪灾害,同时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岩溶水是本工程主要的地下水类型,广泛分布于碳酸盐岩中。沿线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土类孔隙潜水、碳酸盐岩岩溶水、基岩裂隙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河水。3施工通风防尘施工通风是隧道施工的重要工序之一。合理的通风系统、理想的通风效果是实现隧道快速施工、保障施工安全和施工人员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根据以往隧道通风经验及对当前通风设备技术性能的调研结果,按照自成体系的原则,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隧道通风方案。隧道开挖开始阶段,采取管道压入式通风。隧道正洞与平导通过横通道贯通后采取巷道式通风。31隧道施工主要污染源(1)爆破产生的炮烟,主要成分为CO、SO2、CO2、NO等;
f(2)柴油机产生的废气。柴油机产生的有害物质为:CO、SO2、NO2、NO、NOX等,但主要是CO、SO2、NOX;
(3)围岩中释放的有害气体,如瓦斯等;(4)其他污染,作业人员的呼吸产生的CO2,锚喷支护形成大量的粉尘和其他小型机具产生的污染等。32隧道施工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1)供风量不足,通风不畅;(2)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