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工程师正将相机的感光元件:CCD嵌入M8的机身内。柯达为徕卡量身定做了这款CCD。传感器由微型镜片覆盖,获得光线从中间到四角的高均匀度,而每一个微型镜片的大小,仅相当于人类的发丝。CCD被安装完成后,工人们会将轻质镁合金机身框架组装,同时,环绕左右的重铜结构,能为最为脆弱的内部器件提供防护。
f图4:正在安装的电子元件,这部M8可以被设定基础功能,工程师们可以通过它来测试其它相机更多的性能指标。最终完工时,这部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家伙”会将1800多个部件囊括其中。在20世纪初,作为工程师和业余摄影爱好者的奥斯卡巴纳克(OskarBar
ack)在位于德国韦茨拉尔市的“徕兹”光学设备厂工作。巴纳克喜欢探索自己周围的高山,而通过一台箱式照相机来记录自己所遇到的景色,这个照相机必须有它的伴侣配合那是一包很重的玻璃片(注:早期照相机曾用玻璃作为感光底片)。于是巴纳克设计了一种可以装进口袋的照相设备,使用优化过的电影胶片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台35毫米相机。巴纳克的老板给这种新产品命名为“徕卡(Leica)即“徕兹相机Leitz”,camera”的缩写。最初的型号在1925年开始量产,这就是现在所说的原型徕卡(UrLeica),并且徕卡的传奇就伴随着它一起走下装配线。早在1928年,苏联宣传大师亚力山大罗钦科(Aleksa
drRodche
ko),以及摄影随笔之父安德烈柯特兹(A
dréKertész)都拥有徕卡。另外还有一些这个领域的大师,包括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
riCartierBresso
),他用徕卡工作,为街头摄影和战后纪实摄影做出了卓越贡献。
f图5:徕卡的工作人员要对每一台相机进行严格的测试,检查相机的每个系统,包括快门计时,测距仪,和对焦系统的准确性,还有CCD的感光灵敏度和一致性。在这一步的质量控制中,工作人员正在确定相机取景器的准确度。每一个相机的取景器都要在组装好了以后进行调试,徕卡要求从取景器里看到的景和通过镜头捕捉到的图片之间的对焦误差不能超过00001毫米。
f图6:在徕卡的装配车间里,安置着组装类似相机的工作台。M8和M9与其他使用类似技术的相机都在这里平行的进行装配,装配一台相机的整个过程需要大约35个人工作8小时。任何一个小的灰尘进入到相机内部都会造成大问题,所以徕卡的工厂有一些洁净室。这里的职员都要穿低静电的鞋,以防止灰尘吸附,另外,在装配区入口处的地板上还有吸尘垫。生产线上,所有纸制品都要用塑料纸覆盖,防止任何小的纤维离开纸页进入空气当中。此外,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