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主备人课题
用案人第4课新文化运动
授课时间
年月
课型
总第课时
新授课
教学目标
记住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标志、主要代表人物,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和主要内容。
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难点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教法及教具
教学内容教师主导活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个案调整学生主体活动
设问: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代表人物有

哪一些?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哪里?

(师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第43
44页,找出答案,对于学生无法得出答案的问题师生进

行共同探究,得出结论)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引导学生归纳)(1)政治上,北洋军阀实行独裁专
制统治
(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3)思想文化上,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
(指导学生掌握分析历史背景的方法,一般从政治、经
f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归纳,指出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的尊孔复古逆流虽是其直接原因,而政治、经济领域的原因则是其深层次的原因,并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认识事物要全面。对于政治、经济上的原因,教师可做简单叙述补充,而思想领域的原因的认识的时候,可出示《袁世凯穿起祭祀服在天坛祭天》图,认识其实质和目的实质并非是真的尊孔复古,吸收儒家文化的精髓,而是借此恢复封建伦理道德和纲常,为其复辟帝制进行大造舆论)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
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出示图片《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陈独秀》、《蔡元培》、《鲁迅》、《胡适》、《新青年杂志》等图片,并出示板书:
时间:1915年9月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以上内容,尽量由学生归纳总结,在归纳代表人物的时候,运用图片出示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的图片,逐一进行介绍,并说明,在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后,
f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邀请了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到北大任教,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齐集北大,而他们的新思想又主要通过《新青年》杂志进行发表,所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过渡)那么,新文化运动又是通过何种方式何种内容来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启迪国民的呢?
(课件展示第二版块)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