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第十三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21世纪教育网1.“治沙造林,发展沙产业”是近几年西北地区在治理荒漠化中摸索的一种新型模式。该模式立足发展沙产业,以治理区域的沙化土地为目标,采取封沙育林、人工造林等措施,大力营造防风固沙林,逐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经济林发展模式。关于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模式可以在所有荒漠地区推广C.该模式将阻碍该地区的牧业发展
网育教纪21世
B.该模式能彻底解决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问题D.该模式能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
解析该模式的建立,需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去管理和治沙造林,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为农户找到了新的致富门路。答案D2.下图是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示意图。四大陆中热带荒漠成因与西澳大利亚寒流有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澳大利亚以热带、亚热带气候为主,据图可知③所示符合澳大利亚的情况。答案C3.下图是北京沙尘传输示意图。关于沙源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f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A.沙源地的地表均为荒漠C.干旱、缺水是沙源地的共同特征
B.第二条路径的沙源主要来源于蒙古D.第一条路径对北京的影响最大
解析黄土高原地表的黄土并不属于荒漠的范畴,故A选项错误;第二条路径的沙源主要来自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故B选项错误;不同源地的沙尘暴对北京的影响程度每次都不同,故D选项错误。答案C4.3月12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阿拉尔市遭受2011年首场沙尘暴侵袭。此次沙尘暴从12日13时左右进入阿拉尔市区,到17时30分左右达到最强风力。20分钟内,能见度迅速降低到不足5米,强沙尘暴持续到20时后逐步减小。该现象形成条件不可能是A.人类活动对该现象发生频度与强度的影响不大B.产生于大风或强风的天气条件下,强风是动力C.荒漠化为该现象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D.不稳定的空气条件会加大该现象的强度解析人类活动的强度增强,使得荒漠化面积扩大,发生荒漠化的频度和强度增强。答案A5.右图是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图。北方农牧过渡带农业发展的方向是A.扩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大规模机械化,建为商品粮基地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解析北方农牧过渡带的自然因素很不稳定,降水量较还林还草是该区域农业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