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之策略
罗山县铁铺镇中心学校金继才
我国古代曾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宋代的理学大家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唐代杜甫倡导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不由此而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起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下面谈一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我们都听说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为什么要三次搬家呢?因为孟母充分认识到了孩子学习环境是多么的重要。因此,要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那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把学生置身于浓厚的读书环境中,这是激发学生喜爱读书的重要客观因素。1、营造学习场所的文化氛围名人名言是语言的精髓,是生活经验的高度提炼,对学生有强烈的启发性和教育意义。它是教育、启发、激励学生学习,锁定学习目标的钥匙,要让这把钥匙打开学生读书的兴趣之门,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将名人名言制作成条幅挂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让其天天看,常常受到启发和教育,可将“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一寸金”,(宋代朱熹)“最好的伙伴就是最好的书”,(英切斯特斐尔)挂在教室里,过几日更换一次;也可以挂在学生的卧室里,让学生随时感受
1
f到名人名言的激励。2、营造良好的阅读资料氛围。营造良好的阅读资料氛围,首先要加大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资料的
投入。让学生随时随地有书可读,学校建立图书室,规定一定时间让学生阅读,班上建立图书角,让学生课余时间有书可读,有条件的学生让家长购买一些适合学生特点的书籍,让孩子节、假日有书可读。
二、选择书籍上下功夫。1、选择书籍要适合学生年龄小学生各方面都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无论是心理、大脑,还是神经系统,都会随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和感知要求发生不同的阶段性变化。比如说中、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实践经验,在学校中也学习了一定量的科学知识,所以他们的认知能力会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向其推荐的读物也应随之而变化。像童话作品《格林童话》,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等,而低年级则选择推荐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