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董任站南侧地块(±000以下部分)配套项目
锚索基本试验方案
江西建工第一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2016年10月
f1工程概况
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董任站南侧地块(±000以下部分)配套项目,场地位于厦门市集美区。施工场地整平标高分别为黄海高程30m、40m(见平面图及剖面图)。本工程主要由两层地下室组成,底板垫层底标高为黄海高程590m和64m挖深为89m和94m;北侧和西南侧小范围区域由一层地下室组成,底板垫层底标高为黄海高程340m和280m,挖深为64m和58m,基坑周长约697m,基坑面积约239万m2。
本工程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侧壁安全系数为110。本支护结构安全保证时间为基坑开挖后12个月。采用止水帷幕结合集水明排方式控制基坑内地下水位。基坑南侧与地铁工程接入口采用双排桩支护,临地铁区域采用灌注桩斜撑支护,其他区域采用灌注桩预应力锚索支护。坑内地下室分界处采用自然放坡临时支护。基坑采用桩间双重管高压旋喷桩作止水、止泥帷幕,桩间设喷射混凝土面层。
11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基坑支护范围内的岩土层分布及性质描述主要为:11杂填土地(Q4ml):灰黄色、灰褐色,稍湿、松散,主要由碎砖、碎石、生活垃圾及粘性土组成,含少量角砾及建筑垃圾,近期堆填,未经专门压实处理,尚未完成自重固结,密实度及均匀性差,呈松散状,具明显湿陷性,高压缩性。分布于场地表层,力学强度低,密度及均匀性极差。22淤泥质粘土(Q4l):灰黑色软塑;成分以粘粒为主、含少量砂粒;切面有光泽、干强度高、高韧性、无摇振反应,粘性较好,具高等压缩性。分布于场地表层,全场大部分钻孔有分布,据访问,该场地原来为鱼塘,该层为鱼塘底部的沉积物。天然含水量w5000,工程力学性能差。31粉质粘土(Q4alp1):浅黄色;可塑;成份以粘粉粒为主、含少量砂粒;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粘性较好,具中高等压缩性。分布于场地表层,全场大部分钻孔有分布,现场标准贯入试验实击数在49~184击之间,平均修正102击;工程力学性能一般。34中砂(Q4alp1):浅灰色;一般松散状、局部稍密状,湿饱和。主要由
f次圆状石英质中砂、细砂组成,含泥质约15,含少量细砾,分选一般。密实度及均匀性一般,工程力学性能一般。
111残积砂质粘性土(Q4ml):呈灰黄、浅灰白色。湿~很湿,可~硬塑状。该土层系花岗岩风化产物,具残余结构强度。主要由长石等风化形成的次生粘土矿物及石英质砂砾组成。大于2mm的r